“爱定州、作贡献”贵在行动
定州日报评论员
定州,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的土地,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对家乡的挚爱,是流淌于我们血脉中的深沉情感,更是召唤我们倾情奉献、躬身建设的磅礴力量。在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的关键时刻,“爱定州”不能只是心里想想、口头说说,而应转化为“作贡献”的具体行动,以“微贡献”构筑“大情怀”,在定州大地上书写无愧时代、不负乡梓的奋斗新篇。
爱定州、作贡献,可以从守护城市的整洁开始。走在定州的街道上,弯腰捡起一片纸屑、扶正歪倒的电动车、为路边花草浇一勺清水,这些举手之劳无不体现着市民的文明素养,也是爱定州的具体行动。当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出门即管家”的习惯,随手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定州的城市面貌就会持续光鲜亮丽。一个烟头或许微小,但千万个烟头被妥善处理,就能还城市一片净土;一次环保行动或许短暂,但持之以恒的坚持,就能塑造城市的绿色品格。
爱定州、作贡献,更表现在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定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是河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开元寺塔、文庙、贡院等众多文物古迹。当家长带着孩子漫步在古街古巷讲述定州的历史变迁,年轻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定州非遗技艺的魅力,老人在社区活动中传授定州方言的独特韵味——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化传播,实则是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环节。文化传承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创举,只需每个人尽己所能,就能让定州的文化薪火代代相传。
爱定州、作贡献,还体现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在定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每位市民都是城市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当定州籍在外成功人士选择回乡创业,当大学毕业生自愿回定州就业,当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发展,当市民购物时自觉选择本地农产品、主动为家乡“土特产”点赞推荐,这些选择都在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一点一滴的“微贡献”积累起来,终将汇聚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爱定州、作贡献,更体现在对社会和谐构建的日常参与。主动遵守公共秩序、以友善态度对待他人,为外地游客热心指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关爱“一老一小”,这些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行为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城市的精神家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善行成为习惯,都以暖心之举传递正能量,定州的社会氛围必将更加文明和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爱定州、作贡献,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当每一位定州人都把对家乡的深情厚爱,转化为立足岗位、奋发作为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责任担当,我们定能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进一步擦亮叫响“定州行、定如意”城市品牌,将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壮阔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