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定州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定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     
【字体: 】    打印
赵跃军委员:
 现对九届五次会议第50号提案中“加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有关方面提出答复意见:
 当前,农村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村企业仍依赖传统生产模式和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企业难以吸引高素质科技人才,技术研发能力薄弱,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企业在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农村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农村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乡镇企业工作环境和待遇难以与城市企业相比,人才引进后也难以留住,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根据我市主导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以守护粮食安全为核心,以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素养提升为重点,按产业类型组建培训班,重点面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负责人、带头人和管理骨干,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有效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增收致富本领和示范带动能力,更好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一)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支持粮食生产、大豆油料扩种,围绕作物生产的全过程全周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立足我市主要粮油作物,遴选培训对象,因地制宜组班授课、开展培训,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融合。围绕落实大食物观,持续服务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根据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智慧农场等所需技术技能开展技术培训。面向养殖主体开展技术及安全生产技能技术培训。强化绿色低碳、种养结合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落地应用。
 (二)产业发展能力提升。服务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围绕经营管理、绿色发展、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优化升级、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等,分领域、分产业、分层级开展系统教育,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三)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全面开设综合素养课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课程覆盖所有培育对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三农”相关政策、涉农法律法规,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保护建设、农业金融保险、乡村治理、农耕文化、农村移风易俗等领域知识、理念和倡导性要求,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能力提升行动。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型社会化服务企业、规模化种养大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带头人为对象,开展主体发展能力提升培训,支持组织跨区域学习,拓宽发展思路、优化发展途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对上述主体从业就业人员,围绕相关涉农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制式、师傅带徒弟等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五)特定领域高素质农民培训行动。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按照工作部署和既定计划,积极引导女性农民、青年农民和退役军人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因地制宜举办高素质女性农民专班和高素质退役军人专班,着力培养一批返乡创业创新人才和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女性农民,引导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实现自身价值。
 (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企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法规、技术动态、市场需求等信息,拓宽企业信息获取渠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水平。
 
 
 
2025年7月21日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