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人民政府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4-03-28    来源:     
【字体: 】    打印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度)

   

定州市职教中心是在1975年创建的原定县第三中学的基础上,于1984年改建为职业学校,占地404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精品学校”建设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园林式学校”等荣誉,连年获得“定州市职业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在2022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五名。

一、学生发展质量

1.1党建引领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提升学生发展质量,形成了“为升学铺路,为就业搭桥,为创业奠基”的办学目标。突出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党总支,设书记、副书记,7个总支委员。下设三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共118名党员。各党支部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以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推动规范化,着力从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规范管理,形成了“创机制、提党建、促业务”的“党建+”典型特色案例,被定州市教育工委作为党建工作典型在全市推广。第三党支部获“红旗党支部”。建成“党史育廉文化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基地”“感恩园”“匠心园”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如“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升旗仪式,“弘扬八一精神,传承英雄基因”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引领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1.2立德树人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完善立德树人目标指导下的“三线四维五育六化”中职德育体系。落实中职思想政治课标准,按照规定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开足开全思政课程。编制课程思政大纲,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购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门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充实数字化思政资源体系。10月21日,作为协办单位,参与教育部组织的线上“跨省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观摩及培训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阵地作用,引导组织各学科教师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价值元素及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素质教育,强化课程德育渗透,形成思想政治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系系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编写了校级课程思政案例10门,其中2门课程思政案例获市级奖励,并推荐参加省级比赛。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思政水平。学校现有思政课专职教师25人,2022年新增专职思政课教师1名,师生比1:271。其中专职教师中高级教师22人,占比88%;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下青年教师8人,占比32%,45到50 的中年教师15人,占比60%;结构层次能够有效保障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承接并建成了定州市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承办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定州分会场会议、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定州市课程思政案例专题培训、定州市教育系统“传统文化宣教团”教研活动、定州市“读国学经典·品文化魅力”学习《论语》专题讲座等活动此外,学校共有11个思政课教师校外研修基地:定州市贡院、文庙、定瓷博物馆、开元寺塔广场、古定州署、清风店烈士陵园、子位吹歌社 (本地特色非遗)、定州缂丝工坊 (本地特色非遗)、养老院、福利院、书香园社区。

2021年,学校获批河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完成在线精品课开发,组织教师思政培训,带动学校其他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建成定州市思政示范课堂。开展区域性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建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

学校承接全国思政示范课堂,举办的校级思政示范课堂巡讲,被市教育局推广至全市观摩。建成校级思政示范课堂4门,市级思政示范课堂2门,推选出1门参加省级遴选。

 成立“创星”名班主任工作室,积极探索实施立德树人目标指导下的“三线四维五育六化”的德育体系,通过完善建设机制,组建工作团队,创新建设模式,丰富工作载体,推动工作室走深走实,实现理论学习、工作研究、育人实践和班主任成长发展的有机统一。创新“驾照式德育积分管理”“免监督班集体”“学生摘星行动”德育模式,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并最终通过2022年河北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

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之中,形成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实践训练、融入校园日常生活、融入思政工作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协同育人体系”的“六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作为优秀典型在全市推广,并推荐上报2021年“河北省劳动教育试点学校”。

1.3在校体验

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紧紧围绕立德、笃学、精技、报国的校训,文明、诚信、和谐、奋进的校风,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立志、求真、勤学、精技的学风,并融入课程设置、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管理和活动中,以学生学会做人为前提,培养学生学会做事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时,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了成人与成才同步的目标,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定期举行体育与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评选“体育与健康之星”“体育标兵”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各种体育队,每天坚持训练,以点带面。同时,每个班级针对不同爱好组建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并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时间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寓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创建“书香校园”,用浓郁的书香氛围净化校园,美化校园。各班根据学生特点,自定专题开展阅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让读书走向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读书节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爱读书、爱生活、爱校园等感情。使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中,受到文明的洗礼,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合理安排图书借阅时间,保证师生借阅时间,增加图书种类和数量,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700余种,8500余册,创建书香校园。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由常态化向纵深化方向发展。在现有开设课程、讲座、心理咨询,形成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逐步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着眼于每一个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功,拓展对学生发展咨询、援助、服务的领域,为学生发展提供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和生涯指导。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精心规划和设计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在活动中发挥专长,体验成功;在活动中收获成功,体现价值;在活动中建设团队,体现自主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社团。

1.4就业质量

 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系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长安汽车、北京易车生活、定州市鑫征汽配等4家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招收6现代学徒班,培养180名学生。双方在共同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为班级配备了企业和学校两位班主任,同步参与教学管理、学生培养全过程,选派骨干技师给学生当“师傅”,每名导师带2-3名学生,一对一教学。“订单式职业教育助学子就业”的报道,登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被经济参考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等11家报纸和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14家网络媒体转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定州市职教中心是“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院校,先后成功申请汽车运用与维修、商用车销售、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网店运营推广等八个“1+X”证书考核试点。目前,2509名学生已经通过技能考试,获得相应证书,通过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校连续三年荣获“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优秀单位;“1+X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佳组织报考奖

积极落实实习学生岗位实习责任险制度,2022年岗位实习学生477人,全部落实岗位实习责任险。线上线下相结合,分专业举办 “毕业生校园双选会”,成为当地及京津冀众多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就业稳定率达98%以上。

学校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和真实生产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15个。与厦门优优汇联公司、广联达、神州数码、北京华航唯实等企业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2022年新增数字建筑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实训基地,改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基地、会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增至108个。为学生参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岗位实习提供了坚强的基地保障。

1.5创新创业

学校积极将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工作实现深度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学校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引领创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意识培养教育编入教学计划,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面向在校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讲座,加大就业及岗前培训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更多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立足岗位成才。培养学生家乡情怀,大力开拓定州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利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实现创业成才。鼓励广大实习生先在京津冀大城市及开发区实习就业,然后择机到当地创业,开阔更广阔的天空。

加快推进学校创业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在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度融合,投资近300万,建成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将创新创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给予技术、智力等方面的扶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涌现出李金茜、马梓豪等创业能手,为广大同学树立了榜样。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利用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建设项目资金,按照欧盟行业标准,建成集实战、实训、科研、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汽车综合服务基地。与企业北京易车生活、保定五洲4S店等深度合作,将4S店开进校园。依托汽车综合服务基地,使学生尽早体验企业岗位角色,为学生创设“集销售、维修、钣喷、保险理赔等为一体”真实环境下的高端实训基地。通过这种创新培养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汽修行业实用型人才,其中胡星同学在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技师的指导下,认真实习,刻苦磨练,从一名普通的检测员成长为线长,并多次受到实习单位的表彰。目前,胡星同学凭借其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娴熟的技术水平在定州创业,已拥有两家汽车快修快保服务中心,年收入四十万有余。

1.6技能大赛

一年来,34名同学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主办,厦门九九网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年全国中职会计技能“百强邀请赛”中,在李素贤、刘晓英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陈梦涵、孙佳敏、高宸京三名同学荣获团体二等奖。在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河北选拔赛中,亢铭楠、侯梦楠分获一、三等奖;在河北省平面设计技能大赛中,刘亦菲、李佳琪分获一、二等奖;张培炎等4人荣获省级二等奖,石垠龙等13人获省级三等奖。10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

 2022年毕业生共计2237人,其中成功就业959人,升入高等院校1278人,升入本科院校85人,就业率100%。毕业生就业真正实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2022年薄良熠、亢铭楠、曹鹏帅等9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毕业生,入选定州市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集。

二、教育教学质量

2.1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现开设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电子商务、畜牧兽医等15个专业。

规范专业设置程序,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人才供给结构。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转设为幼儿保育专业,2021年增设汽车新能源专业。开设专业覆盖一、二、三产业,为定州养殖业、智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践行岗课赛证融通机制。

骨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5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畜牧兽医5个专业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2.2课程建设质量

建立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学校制定并实施《定州市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022年各专业重新修改完善15个课程体系,将1+X证书技能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形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育人模式,课程结构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5个省级骨干专业均有校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有《B2C实战教学系统平台》《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数字影音后期制作》《视觉营销与网店装修》《图形图像处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搭建与运维》《建筑施工技术》《模拟导游实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34门。2022年,新增《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VB程序设计》《新能源汽车保养与维修》《模拟导游实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6门精品课程。按照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标准,重点打造《网络搭建与运维》《建筑施工技术》在线精品课程,已在超星平台运行一个教学周期,选课人数达15233人。

2.3教学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修订《深化教学改革方案》《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建立跨专业教学组织,打破专业和班级管理界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行“234”教学模式。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虚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模式。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丰富教案、课件、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打造特色优质课堂。强化实训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52%,岗位实习累计达6个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建立校企互动、多元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以赛代考、教考分离的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

立足学生需求,“双线教研”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跨省研修、跨境交流校本研修模式,2022年,开展校本研发46项。教科研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计划,保障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

 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国家级课题《县域职业教育德育体系建设研究》1项,省级课题《融媒体时代中职计算机类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探索》《乡土诗乐与中职旅游教学融合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究》等5项,市级8项,其中4项市级课题已结题。

2.4教材建设质量

完善的教材管理机制,教材动态更新。全面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教材管理,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学校成立了教材管理小组,制定《定州市职教中心教材管理实施方案》,严格依法依规编写、审核、选用、使用教材。

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注重吸收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发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进教材建设立体化。

教师主编参编的教材共46本,卢新贞老师主编的《中职信息技术》、陆丹丹老师主编《税务基础》为新增校本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29本,其中新形态教材11本,如活页式教材《中职信息技术》、融媒体教材《旅游经济学》《税收基础》《税费计算与申报》《房屋与装饰构造》等。

《税费计算与申报》房屋与装饰构造(第二版)》等11本教材被确定为国家规划教材。其中卢新贞主编教材《计算机录入技术》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为“十四五”河北省首批规划教材;田改儒主编教材《房屋与装饰构造》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

2.5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有中国教育科研网接口,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信息点2000个,有线、无线交互式校园网络全覆盖,网速带宽750M,1000M光纤校园主干网带宽,可流畅登录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

学校累计投入3740万元,建立校本数据中心,加强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建设。建有YN智慧校园、教学诊断与改进等6个教学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4685GB。

学校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5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教学管理和分享系统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进行整体管理及资源调配共享,将信息技术与实训设备深度融合。

 数字建筑仿真实训基地,包括建设工程虚拟仿真教训平台和装配式智慧学堂,涵盖44个模块、553个知识点。以“互联网+建设工程类教育”的形式,集数字资源与教学管理于一体,实现学生沉浸式学习。

学校教职工373人,在校生6776人,师生比1:18。专业课教师191人,占专任教师的60.06%;双师型教师135人,占专业课教师的70.6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117人,占专任教师的36.8%;教师学历水平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318人,占专任教师的100%;硕士研究生学历31人,占专任教师的8.31%;聘任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5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17.29%,形成了一支数量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学校把“人才战略”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抓手,修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标准和实施计划》和《教学团队培养建设方案》,改革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形成了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选拔培养考核评价制度体系,重点以“三大工程”即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工程为平台,以“双培双引”即新教师培养为突破,全力打造一流教师团队,构建“金字塔式”高水平教师队伍。

定期开展多学科、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除每年安排批量的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外,还通过行业培训、外出学习、专家讲座、企业锻炼、特色校本培训等多种培训渠道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一年来,学校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达2810人次,其中国培362人次,省培340人次。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围绕作风建设、教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以制度为规范、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社会风尚。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表彰优秀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形象。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7校企双元育人

根据《定州市职教中心产业导师聘任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聘请了4名产业导师,产业导师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设立工作室等方式,承担教学工作,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参与人才培养、“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或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教师校本研修、产学研合作研究等工作。

 15家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落实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2022年度共有191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年度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7020人次。通过下企业实践,教师进一步了解企业生产、产业发展方向,及时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三、国际合作质量

3.1合作办学质量

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中,定州市职教中心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464所申报院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持续推进“SGAVE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工作,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建设中德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源于教育部与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五大汽车厂商共同实施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项目采用“客户委托、工单引领、问题导向”的“剥洋葱式”模块授课模式,坚持学生考核、学校审核、教师培训标准化,坚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遴选、学生组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各环节,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建设,推进国际经验本土化、再创新。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定州市职教中心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筑牢基础。

3.2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质量

学校教师李素贤获2022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数智供应链财务应用赛项”国赛二等奖。为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深入发展,加快“一带一路”教育共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11月6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畅洋工贸有限公司、定州市职教中心相聚云端,召开线上“吉布提鲁班工坊”专业拓建研讨。三方就场地规划、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并初步达成共识,为学校迅速推进“鲁班工坊”项目奠定基础。

四、服务贡献质量

4.1服务行业企业

2022年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紧紧围绕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生产、定州制造产业发展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成立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打造定州职教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定州经济。”

对接区域产业,提供科研创新与技术支持。建成卢新贞、王英彬、陈秋强3个名师工作室。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白全幸与河北智皓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洗衣机滚筒压轴机和液晶显示屏分割系统,获国家专利;王英彬工作室带领团队为轼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改进禽畜养殖废弃物智能高温发酵一体机技术工艺,为企业节省资金450万元。陈秋强工作室解决了定州市明月街道路北沿项目曲线测设难题,保障了项目的如期交工,为企业节省依靠GPS测设产生的高额费用。

4.2服务地方发展

以职教集团为依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15个专业全部加入由教育厅批准组建的职教集团。经市政府批准,学校协同定州市教育局牵头组建定州市职教集团,人社局、卫生局、建设局、经济开发区等单位及知名企业共同参与,搭建校、行、企互动平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助力定州“十四五”经济腾飞。

2022年,为落实定州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助力当地经济建设,学校与河北定州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派遣280名实习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在冬奥会期间,安排208名学生到河北宝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1天的志愿服务,助其圆满完成冬奥会口罩订单任务。

实地走访定州市开发区多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制订了《定州市职教中心服务定州体品企业工作方案》,与金特力斯、恒达健身等体品企业对接,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缓解企业生产用工难题,实现校企合作互助发展的双赢格局。

11月2日,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县级职教中心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由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主办,我校承办,采用线上视频方式进行,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县教育局、县级职教中心、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112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省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发展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对促进县级职教中心和县域各类职业学校深化科学研究,加强交流协作,共同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问题,推进县级职教中心振兴发展、再创辉煌,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2022年,培训包括在职员工、转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待业人员等在内的学员16602人次,参加培训学员的成绩全部合格并取得了相应的证书,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4.3服务乡村振兴

今年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教育帮扶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教育精准帮扶、精准监测。2022年春季学校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共75人,全部按照政策落实“三免一助”,其中“三免”金额为82525元,“一助”金额为36000元,“三免一助”合计118525元。2022秋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共计66人,通过三免政策减免学生费用共计103815.4元,按政策66人中的一、二年级共计51人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资助金额51000元。三免一助资金合计154815.4元。

2022年,学校优先招收 103名贫困家庭子女,帮助贫困学生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从根本上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协调合作企业垫付创业资金,鼓励支持6 名贫困学生在校内电商基地创业。优先向62名在校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优先安排184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到企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顶岗实习,优先安置108名贫困家庭学生到企业就业,帮助其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

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开展防贫监测筛查预警工作。继续落实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一对一”包联帮扶制度,包联教师定期通过微信、电话与实地走访的形式进行对帮扶学生进行家访与座谈,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各方面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我校唯一的涉农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是我校5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4.4服务地方社区

紧紧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深入基层社区、老年组织、社会团体,开展个性化的宣传教育,实现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三统一”,被定州市继续教育中心授予定州市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打字复印服务、插花培训、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培训等,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到养老院开展健康与疗养宣传,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4.5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面对严峻疫情环境,学校先后安排张娟、梁克难、李斯达、李至诚等多名教师到方舱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勇担责任,尽职尽责,不退缩不畏惧,逆行出征,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4.6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定州市职教中心立足服务区域发展,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社会就业人员能力,开展就业见习人员专项技能培训以及电工短期技能培训。深入开展社会培训,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定州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职业教育服务。

五、政策落实质量

5.1国家政策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大会和省职教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

5.2地方政策落实

定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2021年《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进定州市职教中心、定州市科教园等项目建设,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紧紧围绕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生产、定州制造产业发展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化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成立职教集团,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打造定州职教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定州经济。”

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定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2018-2022)》提出:“整合职中、电大、老年大学等资源,纳入教育园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以普通高中、职教中心和成人教育机构为依托,形成市、乡两级社区终身教育网络。”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通知》要求,坚持职普并重,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与技师学院、卫校加强合作,将学历教育未覆盖的专业,以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形式加以弥补。

5.3学校治理

 2021年学校招生1913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6776人。其中,2020级招生2516人,2021级2503人,2022级1913人。初次录取分数线300分,生源质量明显增强,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投资589万元新建数字建筑实训基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含BIM大师工作室、数字建筑虚拟综合实训室、数字建筑应用展厅。配备建筑工程全息、建筑BIMVR应用、建筑装配式AR实训、建筑模型等设备。以BIM技术、信息化技术、全息交互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为载体,集教学、实操、培训、考证为一体,把教学变得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投资404万元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车数字化高水平实训基地,包括设备设施、平台软件及一体化工作站,可支撑新能源汽车认知、使用与维护学习领域的≥3个学习情境和≥12个用户委托的教学训练,打造教、学、练、考、评为一体的教学环境。

 投资189万元购置汽车专业发动机检测诊断教学实训系统设备,包括发动机检测诊断微课程教学系统,一体化学生实训二维码工作页,一体化教具、工量具及耗材集成工具车,实现融岗课赛相融通、教学标准与汽车产业无缝衔接。

5.4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制定和有效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修订完善《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章程》及各类制度15篇238项,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以承接提质培优行动项目13项工作任务为主线,到2025年建成全国“双优校”。

成立教学诊改项目办公室,按照“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学校质量保证工作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内控体系,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建立教学工作诊改运行机制,构建学校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形成促进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完善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2017-2021年连续五年被定州市文明办评为“文明校园”,2020-2021连续两年被定州市公安局评为“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被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5.5经费投入

2022年通过奖励、人员经费保障、免学费及生均补助、项目支持等方式向学校投入资金支出共计4555.44万元,其中落实免学费配套资金362万元,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及相关地方拨款资金共计742.3万元,落实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1601.3万元,其他市本级财政拨款1849.84万元。其中用于精品学校项目建设资金支出共计 1864.55万元(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投入1482.66万元;免学费及学校资金投入381.89万元),学校办学水平、育人环境及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定州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文件要求,按辖区内总人口人均1元以上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社区居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其他成人教育培训、成人学校办公、专用教室维护、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方面支出,确保职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定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定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严格按生均1000元的标准落实生均拨款,市政府每年落实教育附加费用不低于30%,2021年生均拨款684.04万元,2022年拨款达到742.3万元,逐年递增。学校办学水平、育人环境及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六、面临挑战

挑战 1: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设数字信息化智慧校园,积极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深度结合,推进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打造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建设和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挑战 2: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地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企业文化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但现实状况是产教融合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和制约因素,部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还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及激励保障服务还不到位,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未健全,因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